各學院,有關單位:
根據《關于舉辦第四屆江蘇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暨第四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選拔賽的通知》(蘇高教會[2023]36號)文件要求,為進一步推進教育強國建設與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助力課程思政建設和“四新”建設,推動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提高產教協同育人成效,打造教學改革的風向標,學校擬選拔第四屆江蘇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參賽選手。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推動教學創新 培養一流人才
二、大賽目標
緊扣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主題,深入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有效助力“四新”建設;充分發揮大賽的示范引領作用,全面推進思政課程建設,精心打造高校教師教學創新與交流的標桿。
三、報名條件及名額
(一)報名條件
報名對象為雷競技官網在職教師,主講教師近5年對所參賽的本科課程講授2輪及以上。以個人或團隊形式報名均可,若以團隊形式參賽,團隊成員包括1名主講教師和不超過3名團隊教師。此外,還需滿足以下任一條件:
(1)省級及以上課程(含一流課程、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產教融合型課程)負責人;
(2)學校指定目錄中A類教學競賽獲獎者或B類教學競賽二等及以上獲獎者或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獲得者;
(3)校級及以上“教學名師”或“教學名師提名獎”獲得者。
(二)報名名額
各學院申報名額不限,正高職稱教師優先。最終選拔5名教師(團隊)推薦參加省賽,其中正高組名額2名。
四、組別設置
校賽按照“四新”建設、基礎課程、課程思政、產教融合等領域設6個賽道。第6個賽道(產教融合)參賽要求另行通知。
賽道1:新工科(正高組、副高組、中級及以下組);
賽道2:新農科(正高組、副高組、中級及以下組);
賽道3:新文科(正高組、副高組、中級及以下組);
賽道4:基礎課程(正高組、副高組、中級及以下組);
賽道5:課程思政(正高組、副高組、中級及以下組)。
鼓勵人工智能、量子技術、儲能技術、智能制造、數字經濟(含區塊鏈)、生物育種、智慧農業、等相關專業領域和耕讀教育、“理解當代中國”(外語專業)等相關課程的教師積極報名參賽。
五、選拔要求
(一)申報書
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申報書,樣式詳見附件2。
(二)教學創新成果報告(或課程思政創新報告)
教學創新成果報告應基于參賽課程的教學實踐經驗與反思,體現課程教學的創新舉措、過程與成效。聚焦教學實踐的“真實問題”,通過課程內容的重構、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環境的創設、教學評價的改革等,采用教學實驗研究的范式解決教學問題,明確教學成效及其推廣價值。
課程思政創新報告應立足于學科專業的育人特點和要求,發現和解決本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的真實問題。
報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數4000字左右為宜。
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教學創新(課程思政創新)成果支撐材料目錄詳見附件3。
(三)課堂教學實錄視頻及相關材料
實錄視頻為參賽課程中兩個1學時的完整教學實錄,具體要求詳見附件4。與課堂教學實錄視頻配套相關材料包括:參賽課程的教學大綱,課堂教學實錄視頻內容對應的教案和課件,其中教學大綱主要包括課程名稱、課程性質、課時學分、學生對象、課程簡介、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教學安排、課程評價等要素。
六、選拔流程
(一)學院推薦與材料提交
各學院于12月15日前完成學院選拔和推薦,將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推薦教師匯總表(詳見附件5)發送至郵箱295456970@qq.com。參賽教師于12月20日前將課堂教學實錄視頻、教學創新成果報告(或課程思政創新報告)和申報書等材料上傳至評審平臺(具體網址另行通知)。
(二)資格審核與網絡評審
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于12月20-25日組織審核參賽教師提交材料,組織專家網絡評審課堂教學實錄視頻(滿40分)、教學創新成果報告(或課程思政創新報告)(滿分20分)等材料。
(三)現場評審與參賽推薦
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于12月30日前(具體時間另行通知)組織專家現場評審(滿40分),參賽教師結合教學大綱與教學實踐,進行不超過15分鐘的教學設計創新匯報,評審專家依據參賽教師的匯報進行10分鐘的提問交流。根據總成績(即網絡評審和現場評審成績之和),遴選推薦省賽參賽教師(團隊),在校內進行不少于5個工作日的公示,公示無異議后推薦參加省賽。
附件1:關于舉辦第四屆江蘇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暨第四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選拔賽的通知.pdf
附件2: 第四屆江蘇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申報書 .docx
附件3:第四屆江蘇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 教學創新(課程思政創新)成果支撐材料目錄 .docx
附件4:第四屆江蘇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 課堂教學實錄視頻標準 .docx
附件5:第四屆江蘇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推薦教師匯總表.docx
教師教學發展中心
2023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