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深化產教融合,雷競技ray官網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局,錨定“發展新質生產力”目標,以創新鏈為核心紐帶,深化校地政企協同創新。通過黨建聯建、校企調研、人才對接等形式,江蘇科大構建“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合作生態,聚焦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在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產教融合領域孵化重大科技成果,為行業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黨建鏈賦能產業鏈
2024年12月,江蘇省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產業鏈黨組織聯建共建儀式在江蘇科大舉行,賦能黨建鏈、創新鏈、人才鏈協同發展,落實江蘇省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工作部署,建立“產業需求—學科能力”動態匹配機制,以黨組織引領力賦能船舶海工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聚焦船舶海洋、先進制造等領域發展需求,此次聯建共建將大力推進世界級先進船舶海工裝備產業集群建設,強化與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等行業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及地方創新主體的合作,構建“紅色合伙人”關系;通過黨建引領,開展組織生活“聯過”培育政治共同體、活動陣地“聯建”打造實踐大平臺、思想工作“聯做”凝聚價值同心圓,以黨建引領產業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真正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實現黨建工作及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發展“雙螺旋”上升。
推動區域協同聯動
2024年12月,江蘇科大赴鎮江高新區、張家港市等地調研,與地方政府共商“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路徑,深入中船集團旗下中船動力鎮江有限公司、團山睿谷創新綜合體進行現場考察,圍繞“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目標,超前謀劃,一體推進原創式創新、集成式創新,推進校地共進共贏。2025年年初,該校赴招商局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船集團旗下第七〇八研究所、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等企業調研,進一步加強有組織科研,建立“企業出題、高校解題”的協同機制,構建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的創新體系,共同攻克技術難關,推動更多前沿新興領域的深度合作,加強人才培養,推動船舶行業產業轉型升級,特別是在深海采礦等海洋科技前沿領域,加速推進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助力船舶行業轉型升級。
同時,江蘇科大還通過跨域聯動深化戰略布局,堅持校地協同、產業融合,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地方主導產業發展的目標不斷優化學科布局。2024年年底,該校代表出席2024中國國際特殊鋼新材料高峰論壇并作主旨報告,深入探討特殊鋼在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和未來發展趨勢。
搶占海洋創新高地
聚焦科技創新,江蘇科大也積極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展開合作。2025年2月,江蘇科大與江蘇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支持“水運江蘇”行動,在船舶智能水平提升、水運低碳轉型、港口高標準服務等領域提供智庫及科研支持。2025年1月,中船集團旗下海舟系統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接連到訪江蘇科大,圍繞加強重大科技項目實施、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合作展開交流。2024年12月,該校人員登上“夢想”號大洋鉆探船實地考察,并與中船集團旗下廣州船舶工業有限公司、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廣船國際有限公司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攜手“逐夢”海洋科技創新,共同推動國產化替代和高端裝備自主可控,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更堅實的科技人才保障。
數據顯示,2025年1月,江蘇科大共牽頭制定2項國家標準,填補國內空白,為船舶、港口、航運、能源、電網、制造、檢驗、安全等多個行業部門提供了統一的標準,以創新鏈提升產業鏈韌性,以標準化推動產業競爭力提升。
接下來,江蘇科大將深入貫徹今年全國兩會“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部署,持續優化“學科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貫通機制,集聚“政產學研”各界資源,堅持共謀發展、共商決策、共解難題,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務實的行動,為江蘇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貢獻更多江蘇科大智慧和力量。(毛暉)
相關鏈接:中國船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