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建設,作為高校的立命之本與發展之基,一直是學校發展的重中之重。自第四次黨代會以來,學校對標高水平大學建設目標,堅定不移地推進學科攀峰工程,全校一心、智慧匯聚,學科水平和實力顯著提升。
學校位列ESI綜合排名國內排名第146位。“計算機科學”成功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至此,學校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和計算機科學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此外,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當前潛力值:99.84%)、植物學與動物學(當前潛力值:97.26%)、農業科學(當前潛力值:93.19%)三個學科,近期有望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社會學潛力值突破50.00%,成為新的潛力學科。
“計算機科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科
圖書館鋪筑智慧情報“快速路”,助推學科建設“加速跑”
在“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榜單中,學校船舶與海洋工程、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外國語言文學、化學7個學科成功入選。
7個學科入選“軟科中國最好學科”
新增冶金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填補了江蘇省本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的空白;新增土木水利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實現了學校專業學位博士點零的突破;新增遙感科學與技術交叉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數字經濟、食品與營養、國際商務、保險、翻譯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學科布局得到進一步優化,高水平大學學科體系日趨完善,為學校培養更多更高層次人才提供強有力支撐。
學校召開高峰計劃建設工作推進會
服務國家戰略急需和江蘇高質量發展迫切需求,學校聚焦高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等產業體系,匯集行業龍頭企業和江蘇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等優質資源,共同探索契合產業發展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有組織培養新模式,成功獲批江蘇省卓越工程師學院,為學校培養拔尖創新卓越工程人才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機遇。
國家杰青、副校長施偉東代表學校參加江蘇省卓越工程師學院授牌儀式
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完善研究生培養質量監督和激勵機制,強化研究生分類培養,提升研究生招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質量,研究生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江蘇省優秀研究生學位論文獲獎數量與層次屢創新高。2023年獲批江蘇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篇、優秀學術型碩士學位論文7篇、優秀專業學位碩士學位論文5篇;2024年獲批江蘇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篇、優秀學術型碩士學位論文7篇、優秀專業學位碩士學位論文6篇。2024年獲批江蘇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課題5項,其中重大課題和重點課題各1項;獲批教育部學位中心主題案例5項,立項數量全省并列第1,創下雷競技官網歷史最好水平。
高校黨建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研討會在雷競技官網召開
學校召開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工作例會
研究生規模不斷增長,育人成效穩步提升。學校研究生規模增長至6000余人,碩士研究生考博升學人數和考入雙一流高校人數創歷年新高。在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中獲評國家級獎項200余項,榮登2023年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研究生培養單位年度貢獻力TOP100第4位,獲評2023年度“重要貢獻單位”。1個團隊首次在研究生數學建模大賽中斬獲“數模之星”亞軍,20項主題賽事獲評“全國優秀組織獎”。兩年來,在研究生機器人創新設計大賽、人工智能創新大賽、美麗中國創新設計大賽等8項賽事中首次實現全國一等獎的突破。1名研究生入圍“全國見義勇為勇士榜”、獲評“江蘇省見義勇為模范”,1名研究生獲評全國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25名研究生獲江蘇省“三好學生”等省級榮譽。1個團隊獲第二屆江蘇省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十佳研究生團隊,1名學生獲第二屆江蘇省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十佳研究生提名獎。江蘇海安蠶桑科技小院研究生為農村推廣新品種、培訓新技術,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在江蘇省科技小院評估中獲“優秀”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