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级成人毛片在线三,成人免费图片视频,美日韩短视频无码,在线视频中文字幕蜜臀

我和江科大的故事|單正潔:情牽母校憶芳華

作者:單正潔 部門審稿人:周春燕 攝影: 視頻: 單位: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法制辦公室 發布時間:2024-10-31 投稿時間:2024-10-31 點擊量:1322

在時光的流轉中,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那么一片獨特的天地,記錄著成長、承載著夢想。幾個月前,我在微信群里無意間看到了一張照片,那是一張我們當年暑假送戲下鄉的留影,瞬間,我的思緒被拉回到了那段與母校雷競技ray官網緊密相連的青蔥歲月。

                  

image.png

                           

2002年,畢業前在圖書館

不忘來路:夢開始的地方

在富饒的江蘇大地,有一座低調而充滿魅力的江南小城——鎮江。金山寺的鐘聲、《白蛇傳》的傳說、魯肅的衣冠冢、飄香四溢的恒順香醋……讓這個城市充滿了迷人的色彩。而位于鎮江市中心的江科大,更是以其優美的環境和濃厚的學術氛圍,成為了我青春記憶中最亮麗的風景線。

1998年,我懷揣著夢想與希望,踏入了這座當時還被稱為“華東船舶工業學院”的學府,開啟了我為期四年的大學生活。2004年,學校更名為“雷競技ray官網”。但無論校名如何改變,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深深鐫刻在我的心中,成為我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校園內,筆直的道路旁種植著枝繁葉茂的法國梧桐,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漫步其間,如同置身于韓劇的浪漫情境中。在校期間,我的大學生涯主要圍繞兩件事展開:一是努力攻讀專業課,最終順利獲得學士學位;二是投身于校園文藝活動,成為大學生藝術團的一員。

image.png

1999年,和學生會主席李蓓、藝術團團長陳峰于船院老校區合影留念

在那個網絡尚未普及的年代,校園里的布告欄成為了發布消息的重要場所。正是在這里,我看到了迎新晚會海選節目的消息。我從7歲開始說相聲,曾師從專業的相聲表演藝術家,從小學到高中,我表演的相聲都是學校有代表性的節目,在這方面我有一定的信心,于是,我毅然決定報名參加海選。在海選現場,我準備了一個單口相聲,表演完之后,評委席上一個學長跟我說: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單正潔。”

“你的節目上了,另外,你加入藝術團吧。”

……

就這樣,我成為了藝術團的一員,與眾多才華橫溢的同學,一起為校園文藝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成長奮斗:在挑戰中綻放

藝術團原本是有自己的活動場所的,就在大禮堂后面的幾個教室,包括一個樂器儲藏室兼排練教室、一個舞蹈房,舞蹈房里面還有一個單獨的教室。但由于年久失修,這些教室霉味撲鼻,讓人望而卻步。當時學校的團委書記,也就是現任學校黨委副書記的湯建,他挺身而出,為我們爭取到了一筆寶貴的裝修款,對這些教室進行了翻修,原本破爛的教室變得窗明幾凈,即便平時沒有排練任務,大家也都愛來這里聚聚。

image.png

2019年,和湯建、張軍兩位老師于鎮江留影

在大學四年的時光里,我參加了藝術團舉辦的各種活動,但令我最難忘的莫過于那場意義非凡的“三下鄉”活動。所謂的“三下鄉”指的是送科技、送文化和送衛生下鄉。我們藝術團會把一臺文藝晚會送到周邊的農村地區,給當地的老百姓帶來一場文藝盛宴,屬于送文化下鄉。

image.png

2000年,主持完文化月閉幕晚會后和主持搭檔向一丹在老校區大禮堂合影留念

送戲下鄉的日子充滿了挑戰與收獲。在暑假開始之初,校園逐漸歸于寧靜,我們卻開始了緊張的籌備工作。演出地點一般是鎮江市周邊的鄉鎮,有些鄉鎮的大禮堂雖然能容納幾百人,但由于平時不怎么維護,以至于設施簡陋、灰塵滿布,我們不得不從學校大禮堂拆卸燈光、音響等設備,再長途跋涉地運送到演出地點。鎮江的7月酷暑難當,張軍老師帶著同學們在演出地點安裝各種照明和音響設備,汗水浸濕了我們的衣衫,但我們從未退縮。

image.png

2002年,張軍老師和周竹在文藝下鄉演出時的合奏

演出當天,我們乘坐大巴前往目的地,一路上歡聲笑語。到達后,因距離演出還有點時間,我們就在禮堂附近轉了轉,有很多擺攤的老鄉會熱情地跟我們打招呼:

“你們是今晚來演出的大學生吧?”

“是呀,大娘!”

“幾點演出開始呀?”

“晚上7點開始!”

“好咧!我這就收攤,吃完飯就去看你們哈!”

……

演出開始前,禮堂里坐滿了前來觀看的鄉親們。他們帶著蒲扇、小板凳,臉上洋溢著期待與喜悅。當舞臺燈光亮起、音樂響起,整個禮堂瞬間沸騰起來。其實我們帶去的晚會內容是一個簡化版,很多節目的人數不會超過3人,獨唱、獨舞、獨奏、對口相聲居多。但這種小劇場演出,會拉近演員和觀眾的距離,互動性強,容易引起共情,所以整場演出的掌聲和歡呼聲不絕于耳,氛圍特別好。演出結束后,我們要進行忙碌的收尾工作,拆卸設備、裝車、返回學校,每一步都充滿著艱辛與疲憊,但是當深夜回到學校時,那份成就感與喜悅感是無法形容的。即便是二十年后,每每回想起來都覺得非常有意義,這些寶貴的經歷讓我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堅定。

image.png

送戲下鄉期間大學生藝術團的電聲樂隊演出

始知歸處:永遠的精神家園

時光荏苒,轉眼間我已經離開母校多年。畢業后,我在很多國家和地區生活過,英國、深圳、香港、越南、新加坡……但無論走到哪里,母校始終是我內心和記憶深處的那塊凈土和精神家園,為我提供無盡的溫暖與力量。每當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我都會想起在母校度過的那段歲月,想起那些與我并肩作戰的同學們,想起那些給予我指導和幫助的老師們。這些記憶如同一盞明燈,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讓我在人生的旅途中更加堅定與自信。

image.png

2017年,應邀赴北京參加全國曲藝相聲表演,與大學時的相聲搭檔田育鵬合影

 如今,我已經成為一名在社會中摸爬滾打的職場人,但無論我的身份如何轉變,我都始終保持著對母校的熱愛和感激。因為我知道,是母校培養了我、塑造了我、成就了我。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帶著母校賦予我的智慧與勇氣,勇往直前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image.png

最后,我想說,江科大不僅僅是一所學校,它更是一個承載著無數青春記憶與夢想啟航的地方。感謝那些年陪伴我的老師和同學,那四年我過得很精彩,期待我們重聚的那一天,一起把酒言歡,共話當年。

【個人簡介】單正潔,江西南昌人,雷競技官網1998級校友,2002年畢業于應用電子專業,2004年獲得英國東安吉利亞大學碩士學位,2005年加入中國聯通香港公司,曾先后擔任市場分析師、客戶經理、大中華區銷售總監,2019年擔任中國聯通越南公司總經理兼法人,現常駐新加坡,擔任中國聯通東盟大區區域銷售總監。曾獲評中國聯通國際公司優秀客戶經理等榮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