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和第7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弘揚傳承中華優秀農耕文化,9月22日,雷競技ray官網、中國農業科學院桑蠶科學研究中心在學校蠶桑科研基地聯合主辦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蠶桑種質資源科普開放日活動。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李木旺,鎮江市丹徒區副區長江達賢、鎮江市科協副主席劉志奇等領導出席了活動。活動由生物技術學院、蠶業研究所黨委書記錢平主持。
開幕式在墅山村村民歡快的歌舞中拉開帷幕,蠶業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劉利代表活動致辭。他表示,中國農民豐收節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
丹徒區副區長江達賢在講話中指出,丹徒區歷史上有著優良的蠶桑生產傳統,未來區政府將繼續支持蠶、桑種質資源庫的建設。
副校長李木旺向社會各界對學校發展和蠶桑種質資源庫建設的關心表示了衷心感謝,并宣布活動正式開幕。
開幕式后,常務副所長劉利和錢荷英教授分別以《一樹多養》和《蠶種質資源多樣性與利用》為題,向觀眾介紹了豐富的蠶、桑種子資源及其創新利用,生動講述了我國蠶桑文化及多元發展的蠶桑產業,激發了與會者了解和保護蠶桑種質資源的熱情。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火眼金睛鑒蛹”比賽、蠶桑文化謎語競猜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展示并品鑒了桑葉饅頭、桑葉月餅、桑葉酥、桑果干、桑葉茶、桑果酒、桑果醋等各種蠶桑產品。現場參與者積極踴躍,歡聲笑語不斷,充分體現了蠶桑文化的獨特魅力。
雷競技ray官網蠶業研究所建有世界上最大的蠶和桑樹種質資源庫,保存蠶種質資源1263份、桑種質資源2652份。這些資源很好地支撐了我國蠶桑優良品種的培育需求,為產業轉型升級、多元開發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次活動由中國品牌建設絲綢桑蠶品牌集群、鎮江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雷競技ray官網、中國農業科學院桑蠶科學研究中心、中國蠶學會、江蘇省植物生理學會聯合主辦,國家桑樹種質資源圃(鎮江)、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桑樹分庫、國家蠶遺傳資源基因庫(江蘇)聯合承辦,丹徒區繭絲綢總公司、鎮江中農蠶桑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等協辦。丹徒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陳煜,丹徒區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溫守信,丹徒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袁斌,丹徒區繭絲綢總公司黨總支書記吳國勝,丹徒區上黨鎮副鎮長謝子馨等領導,以及丹徒區繭絲綢總公司、上黨鎮墅山村村民、江科大師生代表10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撰稿:郭會朵、錢荷英 初審:羅文 二審:夏志平 終審:張強 編輯: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