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曾劍,四川宜賓人,民主黨派人士,雷競技官網1990屆校友、重慶大和榮基機電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獲評重慶市青年外貿杰出人才、榮聘宜賓玉家小學終身名譽校長等殊榮。
我熱愛我的母校,那里鐫刻著我青春的印記;
我感激我的恩師,他們為我點亮前行的燈塔;
我懷念我的同學,陪伴我度過了難忘的時光。
……
2024年6月18日,雷競技ray官網2024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盛大舉行,雷競技官網1990屆校友、重慶大和榮基機電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劍應邀出席典禮,與畢業生們重溫母校情、共話成長路。回望在母校的青蔥歲月,他感慨道:“遠隔千里,阻不斷回家的腳步,我對母校的深情,猶如‘綠葉對根的情意’。”與母校闊別三十余載,曾劍氣宇軒昂、目光如炬,談吐之間風趣幽默、妙語連珠。
心之所向:大江大海,夢之所在
“今天,我這個‘大齡學子’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回到母校,就跟回到家一樣!”說起在母校的讀書生活,曾劍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中。
作為四川宜賓人,曾劍自幼便對那浩渺無垠的大江大海充滿了無限的向往。1986年填報志愿時,表姐夫的建議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向廣闊世界的大門——鎮江船院。曾劍考入鎮江船院管理系,就讀經營管理與外貿專業。他說,這是他實現夢想的起點。
那一年的金秋時節,曾劍懷揣夢想離開故鄉,踏足陌生的異地,但船院師生的善良熱情使他迅速融入了這座有著濃厚底蘊的學府。談及對母校的初印象,他用當下流行語“高大上”來形容。“當時的校門很漂亮,開學不久,我和幾位同班同學到校門口合影留念。”曾劍興奮地分享道。風景如畫的校園、淳樸的校風、濃厚的學風,推動著曾劍不斷向上,特別是學校的校風校訓,潛移默化地塑造了他不畏艱難險阻、勇于創新的品格。
教師一言,學子一生。曾劍深情回憶道:“在校期間,有兩位老師對我產生了深遠影響。一位是我的英語老師,宋海燕老師。曾經,我也是個學渣,單是英語就補考了兩次,知恥而后勇,我成功通過了英語六級,當時學校僅有8位學生通過。如今,我能夠自信地走向世界各地,無需任何翻譯輔助。還有一位是張堅強老師,他對我個人興趣的發展給予了極大的鼓勵和支持。那時我熱愛寫作和辯論。在他的激勵下,我不僅培養了一定的寫作習慣,還曾在學校辯論賽上榮獲‘最佳辯論手’稱號。”
行有所往:面對挫折,永不言敗
畢業后的曾劍,先后在國企、外企、私企歷經十余年的錘煉,于2004年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成立他的第一家外貿公司——重慶大和榮基機電有限公司,從事機電產品進出口業務。在多年與外商的交往過程中,曾劍始終如一堅持走品質、品牌道路。“我致力做小而強、小而精的企業。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我們工廠現在是重慶市‘高新技術企業’、重慶市‘專精特新’企業,擁有近20項專利、兩次參與國家手動葫蘆行業標準的制定,去年我們成為世界五百強的美國GE公司合格供應商。截至2022年底,產品已遠銷101個國家和地區,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曾劍自豪地分享道。
“遇到任何事情我不喜歡說喪氣話,我秉持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思維方法,我堅信,面對困難,無非就是‘上策、中策、下策’三種解決方案,我力求采取‘上策’以達到最佳效果,避免‘下策’以免陷入不利境地,而即使在最不理想的情況下,也能確保至少達到‘中策’的水平。因此,我幾乎不會感到焦慮。”對于曾劍而言,最大的快樂來自于在工作中不斷突破難關、拓展市場。在大學期間養成的堅忍不拔、勤勉進取的精神,在其多年的職業生涯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曾劍娓娓道來:“創業初期,許多人包括我服務過的企業和同行朋友,都猜測我會選擇低價策略以迅速進入市場并獲取短期利潤,這也是國內眾多企業的常見做法,但我堅定地選擇了高端市場定位。我的理念很簡單,讀書人賺錢必須要有自豪感,只有追求卓越品質,才能匹配我們內心的清高與擔當。可以說,品質是商人自信的源泉,這背后體現的是深沉的家國情懷與堅定的愛國主義。”
情有所盼:感恩遇見,未來可期
每每談起母校,曾劍感觸良多。“不管在哪,江科大人都有著濃濃的母校情懷、師生情誼,這既是校風,也是傳承。”闊別母校三十四載,曾劍作為學校重慶校友會會長,時刻關注著母校的發展與進步,更為母校取得的成就和輝煌感到振奮和自豪。從少年到中年,從平凡到不凡,無論曾經身處哪個崗位,曾劍都將在母校的這段時光銘記在心,在校學到的專業知識和品格是他收獲的一生受用不盡的寶貴財富,使他受益匪淺,終身難忘,感恩母校,感謝師恩,他用實際行動詮釋“吃得了苦、扎得下根、聚得齊心、干得成事”,一步一個腳印走出江科大人鏗鏘的步伐。
綠葉對根的永恒守候,正如湖水對大地的依戀、小鳥對天空的向往,無論腳步走得多遠,那份對母校的深情依舊縈繞在心間。曾劍對學弟學妹們深情寄語:“假如生活偶爾不能拿捏,那就來一杯拿鐵,冷靜從容方能讓我們找準方向!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快樂幸福才是終極目標!”同時衷心祝愿母校欣欣向榮、蒸蒸日上,在傳承光榮歷史和辦學經驗的同時,愿母校在星辰大海中乘風破浪、勇毅前行,創造更加輝煌的未來!
(撰稿:張靜 初審:張靜 二審:張馳 終審:毛暉 編輯:張靜)